生物素過量帶來的問題及谷氨酸發(fā)酵消泡劑
發(fā)布時間:2012-8-14 14:21
選用油酸缺陷型
在大量的研究工作中,發(fā)現(xiàn)了這樣的現(xiàn)象,即培養(yǎng)基中缺乏生物素時,只要加入油酸,就能起到和生物素相同的效果。如上所述,生物素與谷氨酸發(fā)酵消泡劑的作用在于影響細胞膜中的脂肪酸,而油酸的加入直接增加了合成磷脂所需的不飽和脂肪酸,所以,選育油酸缺陷型就成為重要的替代手段。當選用油酸缺陷型時,只要控制油酸的亞適量,就能控制細胞膜的透性,而與生物素的含量無關。
選用甘油缺陷型
實驗證明,限量甘油(0.02%)培養(yǎng),細胞膜的磷脂含量只有非甘油缺陷型菌株的50%。只有甘油的加入量起作用,而與生物素及油酸的含量無關。 這些現(xiàn)象都可以解釋一個問題,那就是因為磷脂是由脂肪酸、甘油、磷酸和R(膽堿、乙醇酸、絲氨酸、肌醇)4部分組成,缺少其中的一個都不可能合成,控制其中之一,都可以控制磷脂的含量。
溫度敏感性變異株
當細菌進行誘變處理后,可以獲得溫度敏感性變異株。例如,在30℃時生長旺盛,而在較高溫度(如37℃)則不生長,或稍生長,而能大量生成谷氨酸。于是可用這樣的變異株在富含生物素的培養(yǎng)基中,前期進行30℃培養(yǎng),當菌的生長達到最大時,提高溫度至40℃,使其大量積累谷氨酸。
添加飽和脂肪酸酯類等的效果
在生物素豐富的條件下,添加聚氧乙烯乙二醇的棕櫚酸(C18)、十七烷酸(C17)、硬脂酸(C16)等的飽和脂肪酸酯類或飽和脂肪酸,都能使大量谷氨酸排出于菌體外。表面活性劑、高級飽和酸的作用,不在于它的表面效果,而是在不飽和脂肪酸的合成過程中,作為抗代謝物具有抑制作用,對生物素或油酸有拮抗作用,阻遏脂肪酸生物合成,于是磷脂形成減少,膜透性加大,有利于谷氨酸向外滲漏。
添加青霉素的效果
在生物素豐富時,培養(yǎng)中途如果添加青霉索、谷氨酸發(fā)酵消泡劑,可以使谷氨酸生成。青霉素的作用機制與控制生物索、控制油酸或添加表面活性劑及控制甘油的機制均不同。添加青霉素與谷氨酸發(fā)酵消泡劑是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后期合成,對細胞壁糖肽生物合成系統(tǒng)起作用。這是因為青霉素取代合成糖肽的底物而和酶的活性中心結合,使網(wǎng)狀結構連接不起來,結果形成不完全的細胞壁。沒有細胞壁保護的細胞膜由于膜內外的滲透壓差,使細胞膜受到機械損傷,失去了作為滲透障礙物的作用,從而使谷氨酸排出;另一種解釋是:青霉素雖不能抑制磷脂的合成,但能造成磷脂向胞外分泌。
無論是青霉素,還是表面活性劑,或是飽和脂肪酸,都必須在藥劑添加之后,菌體仍然進行分裂增殖,完成谷氨酸非積累型細胞向谷氨酸積累型細胞轉變。在休止細胞中添加藥劑,將不起作用。在高濃度油酸的條件下,表面活性劑并沒有效果,但添加青霉素是有效的。
本文參考《發(fā)酵微生物學》一書。
常見問題
相關鏈接